【警队先锋】追记潘东升:
一马当先,敢闯敢拼的专家型局长
一马当先,敢闯敢拼的专家型局长
追记福建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福州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潘东升


“敏锐、责任、精干、创新”,这是潘东升写在一个笔记本首页上的8个字。 “技术型人才”、“专家型局长”是大家对潘东升的一致评价。 带领福建公安科技信息化走出了一条“大集中、大整合、高共享”的发展新路子; 创新启动“智慧安保”系统,独创“超算”疫情数据模型; 推动建立接处警“首接首移责任制”等一大批新机制; …… 从警以来,潘东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锐意创新的拼搏、“一切为了人民”的情怀,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勇挑重担,名副其实的公安信息化专家 毕业于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的潘东升,是名副其实的“IT男”。从警以来,他一直致力于科技通信、网络安全等方面研究与实践,是福建公安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领路人和技术带头人。 早在2000年,潘东升作为公安系统唯一代表,入选“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委员,后任常务副主任。他敏锐抓住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时机,创新推动“数字福建”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在全国率先推进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助力“数字福建云平台”、省财政厅“金财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为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福建路径、提供福建经验。 作为福建省公安厅信息化建设专家组的组长,潘东升亲历了福建公安科技信息化从无到有、人有我优的全过程。 梳理潘东升的工作轨迹,不难发现,每到一处,他都能充分发挥特长,大胆创新,有利推动着公安信息化建设发展。 在福建省公安厅工作时,他积极探索“大集中、大整合、高共享”的发展新路,实现公安核心系统全省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建库、统一应用、统一运维,既减轻了基层负担,又推动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跨越式发展; 在三明工作时,他牵头建成全省首家县级网安工作站,研发推出警情快速处置PGIS系统,组建三明公安情报研判合成作战中心,实现指挥、刑侦、网安、图侦“四侦合一”; 在福州工作时,他推动建成福州公共安全云平台、智慧公安联合创新中心、鲲鹏生态公安实验室等一系列城市信息化项目,多项改革成果在全国、全省推广,福州市公安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基础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 “他有很强的攻坚能力与担当精神,总是从怎么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考虑个人荣辱得失。” 福建省公安厅科通处副处长董煜说潘东升曾在科通处共事多年。 董煜坦言,作为资深技术专家,潘东升敏锐地看到系统整合、数据共享、标准统一是大势所趋,省公安厅如果当时不对业务系统进行统一规范的建设,那么今后必然要不断地整合各地系统。“我记得,当时他说‘这个事我们不做,后面的人就要花更大的代价来做,既然如此,还是我们来做吧’。为此,他跑遍全省进行调研。” 在民警眼中,潘东升的专业令人敬佩,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官架子”。“到现在,遇到难题还想着要给潘局打电话请教,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董煜说。 护航发展,为“大项目”提供“大安保” “下午三四点钟时,太阳光线直射导致人脸识别的图像曝光率过高,会不会影响识别通过率?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脸部结构差异很大,人脸识别系统能否做到准确辨识?5万人的预估规模会不会太少?” 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安保前夕,潘东升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仔细转了一圈后,提出了三个问题。 “坦白说,当时潘局长提出的这三个问题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但这些问题特别有针对性,对我们改进工作、堵住漏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时参加安保的福州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处长卞晨勇说。 每次重大活动,围着会场转一转,已成为潘东升的习惯。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这些主要活动举办场馆,潘局不知检查了多少回,场馆空间结构他都了然于心。但每次他都像对待新场馆一样,带着我们仔仔细细地查验。”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陈革说。 福州是我国东部沿海重点开放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门户、对台桥头堡,同时近年来在福州举办的重要会议活动接连不断。 在这种背景下,福州公安“做什么、怎么做”成为潘东升不断思考的问题。 主导建立闽东北协同发展区警务新机制,组建社会治安五级巡防队伍近3万人,为县级以上工业园区配备专门的治安巡防队伍337个; 创新启动“智慧安保”系统,集智慧安检、智慧交通、AR全景、警用机器人等多项功能,打造立体“云防”; 精心构建“三横四纵五维”融合式智慧安保模式,带领全市公安队伍圆满完成了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金砖峰会“三合一”会议、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1700余场各类活动安保任务; …… 潘东升带领福州公安坚持为“大园区”提供“大服务”、为“大项目”提供“大安保”的护航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成为福州市招商引资靓丽的名片、让安全成为一个个盛会成功举办最有力的保障。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潘东升指导相关部门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独创“超算”疫情数据模型,全面做好涉疫数据核查和流调溯源工作,确保涉疫线索“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助力福州市在全省首批实现现有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 今年9月,福建发生本土疫情。作为省会城市,又毗邻高风险地区,福州市疫情防控压力陡增。潘东升第一时间部署市局启动一级响应、全天候运作,全力投入区域协查、流调溯源、人员排查等工作。此时已升级至3.0版的“超算”模型再立新功,每日接收数万条流动人员数据,20分钟内就分析处理完毕,为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 破解难题,敢于啃硬骨头的“追梦人” 潘东升的专业,体现于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 为了实现交通秩序的安全畅通,他大数据、云计算、系统聚合的理念引到优化提升福州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中,带领队伍融合5000多个微波、全球眼、地磁、电子警察和城市卡口,583个信号灯路口联网联控,80%以上路口绿波通行,在全国率先推出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乱鸣喇叭、滥用远光灯等“三大自动抓拍系统”,完成840个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项目,整治748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福州交通大数据建模成效位居全省第一,城区拥堵状况在全国的排名大幅下降。 为实现民生案件的快侦快破,他提出“深度融合、体系支撑、整体作战、专业打击”理念,带领队伍建成一体化运行、集约化管理、24小时实战化研判的合成侦查中心、合成情报中心。中心建成投用后,福州全市“两抢”发案数从一年700余起减少到2020年仅77起,“两抢”案件破案率升至100%。 为破解接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坚持“老百姓从迈进公安机关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是警情,我们就要接警”的理念。在他的推动下,从2020年7月开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处警“首接首移责任制”,从源头上解决基层一线“谁接警、谁处警”问题,大大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2021年1至9月,福州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有效报警近93万起,群众对公安民警接处警满意率达97.94%,位居全省前列。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效,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潘东升的智慧与努力。 民警们都说,潘局长是个有梦想的人,他带领福州公安队伍努力奔跑,拼尽全力去完成一名警察的使命。 潘东升牺牲后,民警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亲爱的局长,你好好休息吧!我们会成为你的双眼,替你去看这盛世的每一个明天。 亲爱的局长,你安心歇息吧!我们会化作你的双手,替你书写那未完成的平安诗篇。 亲爱的局长,你放心地走吧!你带出的队伍,会沿着旭日东升照亮的方向,继续向前、向前、再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