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公安英模风采录  >  公安楷模  > 正文

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云”报告会发言摘登

2021年05月21日 08:53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辛闻   
中国警察网 · 辛闻  |  2021-05-21 08:53

  用生命担当使命的英烈父子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 丁良庆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是全国第一批专业禁毒队伍,也是全国第一个被国务院授予模范禁毒支队的单位,1982年至今,为禁绝毒品,禁毒支队已有20多名战友牺牲,100多名战友负伤。在支队荣誉室,有一面英烈墙,上面挂着24名牺牲战友的照片。在这些牺牲的战友中,我送别了其中的13位,但最让我心痛、无法忘怀的是,26年前,我抬棺送别亲密的战友张从顺;26年后,我又带着他的儿子张子权的骨灰魂归故里。

  张从顺是我的老领导,他生前是镇康县公安局军弄派出所所长。他出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小耳闻目睹边防官兵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1975年,他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岗位,凭着不懈努力和吃苦耐劳,他当上了主任。1982年,听说县公安局要选调民警,他毅然辞去主任职务,申请调到县公安局工作。1983年,局里要组建边境派出所,他主动提出:“我在边疆长大,对那里的情况熟悉,就让我去吧。”我也是从那时开始跟随张所长一起前往境乡镇筹建派出所。

  1994年8月31日,是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当天下午,所长接到群众举报:有境外毒贩携带毒品要经过当地,身上还带有手榴弹。时间紧迫,所长带领我们火速赶往伏击地点。当毒贩进入伏击圈,所长带着战友将毒贩按翻在地,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战友们倒在了血泊中。空气中满是火药和血腥味,所长的左小腿血肉模糊,鲜血直流。他忍着剧痛两次将负伤战友送上车,却一再坚持说:我没事,先送重伤员。当其他伤员都送走了,他却因失血过多,牺牲在了送往医院的路上。9月1日,县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狭窄的街道上挤满了自发前来送别英雄的群众。我哭成了泪人,为张所长抬棺,送他最后一程。

  送别张所长时,子权才10岁。张所长牺牲后,我跟随领导多次去看望慰问他的爱人彭太珍,每次去到家中,她总是强忍悲痛,一再感谢组织,从不提任何要求、讲任何困难,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拉扯大。三个儿子也先后穿上父亲最挚爱的警服,义无反顾踏上父亲未走完的从警路。

  2007年,张子权从云南警官学院毕业,本可以留在条件更好的省城工作,但他毅然选择回到边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2011年,他主动申请调到禁毒支队,继承父亲未竟的使命。很快,这个吃苦耐劳、作风沉稳的小伙子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称赞。干禁毒9年,他参与侦办重特大贩毒案件158起,缴获毒品27.7吨、制毒物品1180余吨。

  2020年12月3日,子权在省外办理一起跨国境跨省区涉疫专案时,因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接到电话,我内心忐忑不安,马上带着几名战友赶到当地,医生告诉我们,他是因为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倒下的。最终,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能留住子权。

  回顾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光荣而短暂的一生,他们始终牢记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用生命兑现了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庄严承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人民警察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初心使命;看到了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奉献担当;看到了共产党员传承信仰、矢志报国的红色血脉!他们是人民警察的骄傲,更是激励我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生死兄弟 亲密战友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 杨 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1月4日,子权主动请战参加边境重大涉疫专案侦办。我和他被分到了一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审查审讯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涉案人员。20多天里,我们俩在审讯室里持续与30多名涉案人员斗智斗勇,期间他带领着我制定了30多个审讯方案,手写200多份笔录材料。子权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案件早一天侦破,风险早一天消除,群众就早一天安心,边境也就早一日安宁。

  当时的边境,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为了防止疫情交叉感染,审讯室不能开窗、不能开空调、不能中途离开,我们必须戴着护目镜,穿着防护服和纸尿裤,在密不透风的环境里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出来时,护目镜被雾气模糊,衣服能拧出水来,身体就像被蒸熟了一样,整个人都快虚脱了。经过22天的连续奋战,案子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随后,我和子权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省外,行程2000多公里抵达涉案目的地,最终抓获了5名犯罪嫌疑人。

  2020年12月3日晚上11点多,连续奋战多日的我们与外地警方正在研究抓捕方案,突然,子权一头栽倒在地上,脸色发白、呼吸微弱、意识丧失。12月15日,子权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和他的父亲一样,用青春热血和宝贵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庄严承诺。

  和子权一起战斗的日子,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2017年4月的一天,子权和我接到命令:紧急任务,迅速归队。抵达边境后,我们才知道,任务是搜寻一个武装分子把守的毒品加工厂。连续10多天,我和子权在原始森林不断搜寻,手上、脸上多处被划伤,衣服、鞋子总会被浸湿,身边不时会有毒蛇爬过,但最担心的还是被毒贩发现。一天晚上,我们发现不远处有微弱的灯光,正当我们准备靠近时,对方似乎有所察觉,朝着我们所在的方向胡乱开枪,我趴在草丛中动也不敢动,直到对方没了动静,才慢慢撤了出来。专案组根据我们侦查的情况,迅速开展抓捕行动,最终成功捣毁了这个制毒贩毒窝点,缴获毒品200千克、制毒配剂16吨、手枪5支。

  张从顺、张子权是人民警察的骄傲,是公安队伍的英雄模范。我们将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努力践行初心使命,用青春和热血铸就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忠诚担当。

  从警报国是我们无怨无悔的选择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 张子兵

  张从顺是我的父亲,张子权是我的三弟。父亲牺牲那一年,我13岁,子权10岁。当时,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为父亲送行。也就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父亲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坚守的意义。在我们的记忆里,父亲总是特别忙碌,有时为了一起案子,一出门就是10多天不回家。一次,为了追回村民被盗的耕牛,父亲在山里奔波了好几天,到家时他满身污泥,脱下破烂不堪的鞋子,双脚已经磨出了血泡,我问他:“爸爸,为了一头牛那么拼命,值得吗?”父亲说:“人民警察就是服务老百姓的,找回耕牛就是为他们找回生活的希望。”

  那时,父亲几十元的工资就是我们一家五口唯一的经济来源。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父亲的腰部患上严重疾病,经常疼得直不起身来。他舍不得花钱打针吃药,却经常拿钱给困难户。派出所没有食堂,父亲就经常领着民警和办事村民到家里吃饭。他走后,留给我们的唯一财产,就是三张木板床、一个旧衣柜和一堆未报销的发票。

  父亲牺牲后,我们三兄弟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大哥张子成财校毕业后,本可以分配到金融部门工作,但他毅然加入公安队伍,至今仍然战斗在父亲曾经奋斗过的边境线上。2003年9月,子权考入了云南警官学院,我作为兄长和校友,为他的选择感到自豪,母亲更是高兴,一再叮嘱我们要努力学习,穿好这身警服。

  2007年7月,子权从警校毕业,毅然选择回到边疆,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2011年2月,子权神秘地对我说:“二哥,我已申请调到禁毒队工作了,你不要告诉老妈。”我很吃惊,问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他郑重地说:“父亲倒在了禁毒战场,当缉毒警察是我从小的心愿。”

  2020年12月15日,子权牺牲的噩耗传来,我陷入了深深的悲痛。犹豫再三,我哽咽着对母亲说:“子权他不在了……”话没说完,自己却泣不成声。我扶着母亲回到屋内,她坐在床上,眼里充满悲痛,却掉不下眼泪。在子权送别仪式上,我和大哥紧紧搀扶着母亲,担心她坚持不住,可她强忍泪水安慰子权的妻子,向前来送别的战友和亲朋表示感谢。

  子权走后,我到他的办公室整理遗物,才发现他的抽屉里装满了立功奖章和获奖证书。我知道,每一个奖章的背后,都是他出生入死的见证,他不愿把奖章拿回家中,是不想让家人担惊受怕。

  父亲和子权的牺牲对我们来说是沉痛的,但也是光荣的,他们继承和弘扬了人民警察的优良传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投身公安事业的实际行动,用奋斗的一生铸就了人民警察的忠诚警魂。我们将接过他们为国戍边的使命,坚守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强边固防奉献自己的一切。

  今生从警,我们无怨无悔!

  嫁给他,是我今生的骄傲

  云南省临沧市农业农村局职工 李莲超

  张子权是我的丈夫。2012年,我认识了子权。当时,他是我们村的驻村扶贫队员,我经常看到他在地里忙得大汗淋漓,在房屋拆迁时干得灰头土脸,在给群众讲政策时讲到口干舌燥……他的真诚打动了村民,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在我们准备步入婚姻殿堂时,父亲告诉我:“女儿,嫁给警察,特别是禁毒警察,你要做好天天担惊受怕,常常见不到人的心理准备。”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结婚后,我才知道,他就是革命烈士张从顺的儿子,他的大哥和二哥也都是警察,随着一步步融入这个大家庭,我越来越为能成为这个警察之家的一员感到无比自豪。

  嫁给他8年的时间里,接踵而至的任务、起早贪黑的加班、长年累月的出差,让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我每次产检,他都不能陪我;女儿出生,他在执行抓捕任务;春节团聚,他又去外地办案。他经常缺席我们母女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却从不会缺席他心中至高无上的事业。他说:“毒品害了无数家庭,父亲为禁毒付出了生命,接过父亲的使命是我一生的追求。”

  2020年11月,子权奉命前往边境执行任务,半个月后,他又去外省出差。我晚上给他发信息,可他总说在忙,我甚至习惯了两个人的聊天变成自言自语。12月3日晚上8点,我收到他发来的一条信息:我们还没吃饭,还在等人,这边天黑好久了。我给他回复:你要按时吃饭,照顾好自己。没想到,这成了我们之间最后的对话。后来,无论我给他发什么信息,都没有回应,我到处打听他的消息,越打听越担心、越着急,心越慌,二哥知道瞒不住了,才对我说:“子权晕倒了,正在抢救。”我当时想,他身体好,一定能挺过来,过不了几天就会回到我身边。

  12月7日,大哥带着我和女儿赶到医院,在重症监护室见到了我的丈夫,可此时的子权全身插满管子,脸上套着呼吸机,胸口粘满监测贴,双眼紧闭,脸色暗沉发黑,皮肤毫无血色。我在医院等待了两天后,带着女儿回了临沧。我每天都在煎熬中等待。12月15日,大哥突然打来电话,哽咽着对我说:“子权走了。”我顿时眼前一黑,瞬间瘫倒在地。12月18日,子权的骨灰盒送回家乡时,我早早在机场等候,当看到那张灰暗的黑白照片时,我拼命地冲上去,抱着骨灰盒,用手一遍一遍地抚摸着,犹如万箭穿心。

  在无尽的思念中,我渐渐明白:正是人民警察用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才换来了一方平安和万家灯火的团圆。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子权的付出和牺牲,是值得的。子权,你放心,往后余生,我一定把女儿培养成为像你一样有信仰、有追求、有责任的人,一定把她培养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新时代的人民忠诚卫士

  云南省临沧市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毕 昱

  去年以来,我一直跟踪报道张从顺、张子权父子的先进事迹。经过几次采访,英雄父子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折服了我。

  2020年12月15日,张子权在外地办案牺牲的消息刷爆了我的微信朋友圈,我感到无比震惊、悲痛不已。就在去年清明节,我还报道了张子权为父亲张从顺扫墓的消息,转眼间却已天人永隔。张子权牺牲后,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含泪接他回家,几亿网民为他泪目。“用生命践行从警报国的誓言”“致敬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新时代的忠诚卫士”,这样的评论持续刷屏。我不禁在想:为什么父子两代人会受到如此关注、赢得如此敬重?张从顺的三个儿子为什么都追随父亲的脚步从警报国,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奉献牺牲?

  翻开张从顺的笔记本,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是党和人民的战士,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张子权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要接过父亲未竟的事业,为党奉献自己的一切。”26年前,中央电视台《中华之剑》真实记录了张从顺为抓捕毒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全过程。张子权为阻断疫情传播、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累到倒下,牺牲时年仅36岁。从这对英雄的父子身上,我看到了人民警察对党和群众的无限热爱。

  张从顺常说的一句话是:守国门就是守家门。他放弃舒适的工作岗位,主动申请到艰苦偏远的边境一线派出所工作,12年间,走遍山区村村寨寨,深入田间地头,发动村民群防群治,为边疆稳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父亲的影响下,爱国情怀在张子权心中深深扎根,他立志踏上从警之路,接过父亲未竟的使命,义无反顾加入禁毒队伍,用热血青春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奉献担当。

  “一家戍边人、父子两英烈”。这是我采访中最真切的感受。张从顺牺牲后,他的妻子彭太珍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培养成人,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从小立志从警,先后踏上了父亲尚未走完的报国之路。我曾在采访中问过张子权,为什么选择从警,子权很坚定地说:“我从小的理想就是要当警察,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他们用两代人的执着追求谱写着矢志不渝、尽忠报国的传世家风,他们前赴后继、接力奋进的时代精神成为公安队伍优良传统的真实写照。

  采访中,我多次走进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荣誉室,一面庄重肃穆的英烈墙分外显眼,上面挂着20多位牺牲在禁毒一线的公安民警照片。我的内心深感震撼,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他们满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将信念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哪怕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此时我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