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公安英模风采录  >  公安楷模  > 正文

云南独龙江边境派出所:

接力跨越69年,在边境书写忠诚

2021年07月11日 17:06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马燕 鹿晋芸 谢丽勋   
中国警察网 · 马燕 鹿晋芸 谢丽勋  |  2021-07-11 17:06

2021年春节前夕,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民警辅警踏雪巡边。代超 摄

  6月初的一天,云雾在苍莽的林海和幽深的峡谷间游走。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村民鲁朝生坐在自家院子里,民警李小军弯着腰专心地给他理发,一旁的民警马文成帮忙递上剪刀和毛巾。

  这是记者翻山越岭,辗转三天来到独龙江乡看到的一幕。山路十八弯,进独龙江乡的路有749个弯,山路边上多是悬崖峭壁,稍不留神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在这个曾经大半年大雪封山不通路的地方,一群人日夜坚守在边境线上,平均年龄不到28岁。这个由39名民警、43名辅警组成的团队,就是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独龙族人民的贴心人”称号的光荣集体——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独龙江边境派出所。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集体。自1952年进驻独龙江乡以来,历代民警与独龙族群众结下休戚与共的“鱼水情”、共同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先后有8名同志为建设独龙江乡献出宝贵生命。

  这是一个屡获殊荣的集体。建所以来,他们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荣誉,特别是今年5月31日,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高山峡谷间,党旗高高飘扬

  独龙江乡与缅甸毗邻,边境线有115公里,最高海拔4900余米,“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生活在这里的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是边疆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生动实践。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独龙族群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这一喜讯。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乡亲们回信祝贺。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定期组织民警深入学习贯彻,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搭建党员讲坛、党员夜课等学习平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育警优势,开展红色教育、党性教育、党史教育活动,将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维护边境稳定、服务群众的新方法。

  去年5月,连续暴雨导致独龙江乡泥石流、塌方频发,6个行政村很快成为“孤岛”,与外界失去联系。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全警出动,冲在抢险救援第一线。副所长牛明自豪地说:“我们在辖区村委会派驻党员民警、辅警、护边员。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救灾关键时刻,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

  狂风暴雨中,党员民警李健敏徒步6个小时、越过18处泥石流、塌方路段,背着受伤的独龙族群众,及时送医救治;党员民警彭成军、戴祥徒步2天,冒着沿途塌方、滚石掉落的危险,一路护送受灾群众至安全地带。此次救灾,该所共转移疏散群众650余名,安抚滞留游客400余名,救援被困车辆22辆。

  像对待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

  在独龙族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一张上世纪50年代,民警为独龙族群众吮吸蛇毒的照片。照片上被救助的群众是马国新,他曾三次遭遇横祸,每一次在生死边缘,都是民警救了他。

  独龙江乡居住有独龙族、傈僳族、怒族、藏族、壮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像对待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每一名民警都倾心倾力维护着民族团结、平安幸福。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新警需要学会理发。“这里交通不便,理发要到90余公里外的贡山县城,老百姓出趟门特别不容易。”教导员苟国伟说。于是,该所专门组建义务理发队,每次下乡,民警挨家挨户为群众修剪头发,几十年从不间断。

  户籍流动窗口、致富小分队、法治宣传队等12支服务团队,在送去温暖的问候、贴心的服务时,也会把党的新政策、法律知识和惠农举措讲给各族群众,被大家亲切地统称为“彩虹服务队”。

  “这是您的身份证,最近家里还有农活要干吗?”6月的一天,驻村民警董飞红再次来到孔当村90余岁的纹面女肯国芳家里,老人开心地坐到董飞红身边。“共产党卡母(独龙语意为很厉害),警察同志卡母。”老人不会讲汉语,但她激动的言语明显充满对党、对民警的深深感激。

  “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增强群众安全感,这是增进民族团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长邓湘河说,独龙江边境派出所结合辖区治安形势,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了6支由护边员、武装干部、民兵组成的“党政军警民护村队”,负责矛盾纠纷调解、“七防”宣传和治安巡逻防控等任务,并成立41个治安哨所,定期组织巡逻。护村队、治安哨织成守护边境村寨安全的“防护网”,保障独龙江乡69年“黄赌毒”“黑抢拐”保持“零发案”。

  警民同心,共建美丽独龙江

  每年,该所都会组织新警走进荣誉室和巴坡烈士陵园,了解独龙江边境派出所的历史,聆听先辈为这里发展所付出的牺牲和奉献,让“扎根独龙江,一心为人民”的精神,在一代代民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民警张礼慧告诉记者,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走进荣誉室的情景,所领导深情讲述了一辈辈戍边人为帮助独龙族群众结束原始生活、兴修驿道改善交通条件、修建警民小学传播现代文明、派驻医生巡医送药的动人故事。

  一年里,独龙江乡有300余天都在下雨,地里很难种好蔬菜。一直以来,如何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是每一个民警都在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摸索实践,走村串寨了解民意,我们终于找到一条发展的新路子。”副所长张文顺介绍,该所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大胆提出“推广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帮助独龙族群众推开致富之门”的口号。

  撸起袖子加油干,该所民警通过现场教学、实地帮建、提供种苗等方式,先后在所里的大棚、田间地头举办种植技术观摩培训24次,800余名群众学到了种植技术。如今,独龙族群众已从简单的蔬菜种植发展到培育经济作物,草果、重楼、蜂蜜、羊肚菌等经济产业成为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现在不仅能种出草果,还不愁卖,有人来家里收,日子越来越好过了。”独龙族群众木玉霞高兴地说。为拓宽销售渠道,该所通过统一订购的方式,形成蔬菜供销“一条龙”服务。

  家住马库村的唐小聪曾在木康边境检查站工作5年,返乡后想干点事,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闲不住的他毅然加入辅警队伍,在民警的帮扶下,他的家人开起了农家乐,全家人都有了收入,日子蒸蒸日上。

  “脱贫攻坚中,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民警功不可没,他们对独龙江的贡献,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看着美丽的独龙江,“人民楷模”、贡山县原县长高德荣欣慰地说。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