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王厚鑫:40年排爆零失误 谱写英雄壮歌

2021年09月08日 07:03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谢佳 周静筣   
中国警察网 · 谢佳 周静筣  |  2021-09-08 07:03

  夕阳西下,晚饭后的王厚鑫,稍事休息,便坐到写字桌前,打磨自己的讲座发言稿,他要将自己多年所悟所感转化成文字与大家分享。

  王厚鑫,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民警、警务技术二级主任,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40年与爆炸物打交道,79次生死较量,排弹1000多枚,零失误,他用信仰的力量和专业的素养,铸起保护人民群众的盾牌。

  每一次出发,都是最美逆行;每一个抉择,都系生死两端。40年坚毅逆行,谱写英雄壮歌。如今,58岁的王厚鑫两鬓斑白,依然战斗在排爆一线。“我要多总结经验教训,给排爆工作、给徒弟们多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王厚鑫说。

  近40年来,王厚鑫一直坚守在排爆一线。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这个危险岗位上一直坚守?“是信仰的力量、组织的信任、对专业的自信。”这是王厚鑫朴实的回答。

  王厚鑫参军入伍后,到工兵营当爆破工兵。在部队服役期间,他逐渐精通定向爆破、控制爆破等技术。2002年,王厚鑫从部队转业到金华市看守所。当组织上动员他到排爆岗位时,他没有犹豫:“我是一名党员,只要组织有召唤,我就要响应。”

  “工作再危险,我们也要上。”在王厚鑫看来,每次执行任务不仅要扛起约35公斤的防爆服,更要担起直面风险、保护百姓的忠诚使命。

  2018年3月11日,婺城区琅琊镇上盛村的菜地里发现了一枚未爆的火箭穿甲弹。到现场勘查后,王厚鑫发现穿甲弹整个弹头穿入泥土内,只有尾部10厘米露在外。而穿甲弹周边有许多民房,就地引爆会对民房造成损毁。王厚鑫果断决定:转移销毁。王厚鑫和徒弟小心翼翼挖出穿甲弹,挖取完成后,王厚鑫指挥徒弟将其转移至皮卡车后备厢的沙堆中。面对最危险的驾车转移环节,王厚鑫选择自己来。1公里的水泥路,王厚鑫开了10多分钟。随着一声巨响,炸弹终于成功引爆。

  王厚鑫的徒弟付裕清楚地记得,每次出现高危涉爆处置情况,师父只说一句:“你们退后,让我来。”每次要拆除炸弹提取证据时,他都会一把拦住徒弟们:“我年纪大,让我来。”每次转移高危炮弹,需要开车运送炸弹时,他依然会说:“你们还年轻,让我来吧。”

  “炸弹就在面前,我只能赢不能输。”王厚鑫常用“自身能力强一分,生命保障多一点”这句话提醒自己。他通常选择风险较大的手工拆除来摸清各种爆炸物的“品性”,既为固定证据,又为积累实战经验。

  王厚鑫刚到特警支队时,经过几次演练,发现自己从前的知识不够用了。“防爆形势日趋严峻,但我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不能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怎么行?”于是,他眼观六路:凡是与排爆有关的资料、案例都一一剪辑保存;耳听八方:听说什么地方处置了爆炸物,都会千方百计联系了解详情。

  “我不仅看成功的案例,也看失败的案例,越学习越感觉自己知识匮乏。”这些年,他整理的学习笔记和排爆记录达15万字。

  “排爆工作并不像影视剧里演的‘剪红线还是剪蓝线’那么简单,每次行动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必须在平时磨炼自身专业素质,才能在行动中有足够的把握。”王厚鑫说。着装作业、上阵排爆,体能是基础。在部队时,王厚鑫是一名长跑健将。离开军营后,他依然坚持每天早晚进行体能训练。近年来年岁渐长,每天早晚两小时的快步走仍是他的固定运动项目。

  在自家露台的一片小菜园,王厚鑫常常用自制竹签给萝卜间苗,用筷子夹黄豆甚至米粒,将植物的须根当作爆炸装置引线,只为时刻训练双手的稳定性……

  100%成功率的背后,是王厚鑫100%的努力和付出。王厚鑫有一颗执着的匠心,刻苦学习与勤奋实践使他不但具备了过硬的排爆技术、缜密的思维,也锤炼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王,你可能是国内年纪最大的排爆手了。”听着大伙劝他休息的话,王厚鑫却很执着:一日当排爆民警,终生都是百姓心中的排爆手。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