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可能和犯罪相关的元素,都是崔道植研究的一部分,崔道植是公认的全才。崔道植的“成功秘诀”也很简单——专注+敬业。这四个字概括了崔道植一生的工作特点,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让崔道植从一名普通刑事技术民警成长为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见证了中国枪弹痕迹鉴定技术从无到有的整个发展历程。1955年,崔道植从志愿军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公安厅,他所做的第一次痕迹鉴定,是一根被剪断的电话线,当时已经初步认定是钳子剪断。
崔道植仔细观察现场发现的电线断头,肉眼看断面非常光滑,竟然看不出摩擦的线条来,但在显微镜底下看,却有一条一条比头发丝还要细很多的纹路。崔道植认为这根电线不像钳子剪的,应该就是平常使用的剪子。根据崔道植的意见,侦查人员锁定了嫌疑人,并从其家中搜出了一把剪刀,但电话线是不是被这把剪刀剪断的,还需要进一步鉴定。崔道植便用剪刀反复剪铅片,再一次次把铅片上形成的痕迹和现场的痕迹进行比对。5天,就琢磨这么一件事。崔道植一点一点对,比对两边形成的擦痕线条是不是都一样,粗细、间隔、高低是不是都一样。当比对出某个一致细节的时候,再放大倍数看,同一认定的结果越来越清晰,最后确定只能是一把剪子剪出来的。
鉴定结果对案子侦破起了很大作用,是最为关键的证据,这次勘验也让崔道植明白了,自己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证据服务,而从事这项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此后,崔道植先后到当时的中央民警干校(现中国刑警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院校学习刑事科学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数学和逻辑等方面的知识。静下来,认认真真地下“笨功夫”,一直贯穿着崔道植刑事技术鉴定工作的始终。
2013年,崔道植已经79岁。那一年,吉林省公安厅工作人员来到黑龙江研究一起跨省系列案件,由于怀疑其中有一起发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地区,因此需要拿出准确的鉴定意见与系列案件并案。当时所涉案件属于双城,归哈尔滨管辖,最初仅由哈尔滨市公安局侦查。经过一系列研究,双城案件基本上被串并成功,但是在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出现了问题——无法确定双城案件中嫌疑人使用的枪支与吉林案件是同一个枪种。这时,哈尔滨市公安局又请崔道植出马了。
79岁的崔道植,从早上8点多来到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整整工作了一天。当时主要有两个疑难枪弹痕迹,在形成痕迹的先后顺序上刑事技术人员意见不统一,无法确定。当天晚上回到家,崔道植继续研究,直到第二天早晨5点,终于鉴定成功,结果显示:一点问题也没有,可以百分之一百并案。为了这个鉴定,他一夜都没有休息。
对于崔道植来说,工作就是最大的乐趣,他觉得每破一起案件,每攻下一个难题,自己就年轻了一回。因为热爱,所以快乐;因为快乐,所以无悔。正如崔道植青年时期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的:“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级给我的一切工作,我都是热爱的,因为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他写下了对党的无限感激,也写下了一名年轻党员的“初心”,而这份初心,给予了他支撑一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