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记新密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杨旭恒


杨旭恒在接受记者采访。黄亦程 摄 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有多强? 在2021年7月20日的暴雨洪流中,对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杨旭恒而言,可以救出50余个鲜活的生命,可以在洪水中鏖战一夜,可以在精疲力尽时告诉战友“我能行”! 暴雨如注,洪水滔滔。 10分钟就被激流冲出3公里远的杨旭恒,从未放弃生的希望。爬上铝厂的石柱,他仰望天空。渐渐老去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女儿,以及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都在等着他回去。 冰冷雨夜,坚定的念头在他的心头像一把火一样燃烧着——“坚持下去!” 紧急救援,风雨冲锋 “东瓦店村告急!去援救!” 7月20日的新密,对于所有新密人而言,一切都是阴沉沉的。这一天,32岁的杨旭恒成为照亮新密受灾群众的那束光。 远望天边一片昏黄,夹杂着大量泥沙的洪水,自西向东狂奔,一个浪接一个浪的袭来。树倒了,房子倒了,双洎河的大坝也在摇摇欲坠中挣扎。 14时左右,接到指令的杨旭恒和民警魏宏建、辅警刘杰,逆流而上,开着警车向东瓦店村方向冲去。 东瓦店村,地势低洼,家家户户的院落早已灌满了水。东瓦店村150余名村民焦急等待着。一名村民将1岁多的孩子放进洗澡盆,托着向外游。 时间就是生命。杨旭恒和战友早到一分钟,他们就可以早一分钟脱离危险。 最终,杨旭恒和战友提前到达,引导群众快速撤离,成功将受困的30名村民带离河道,转移至安全地带。 向前,向前,继续向前! “翟沟村金河湾小区被洪水围困,迅速前往。”14时56分,刚将受灾群众安置妥当,接到指令的杨旭恒和魏宏建再次出发。 风雨中,河堤上、桥头上站着一批没有撤离的群众。洪水已经漫过了桥面,夹杂的泥沙附着在桥面,非常湿滑。 “快撤!快撤!”杨旭恒用喇叭催促无效后,心急火燎,下车向站在河堤上的群众飞奔,大喊:“恁不要命了!” 大声喊叫,舞动手势,吹响警哨,杨旭恒和魏宏建利用一切方法,将河堤上、桥头上这批群众安全转移。 稍作停留,杨旭恒和魏宏建又驾驶警车冲进了茫茫大雨中。 英雄本色,男儿担当 救人,救人,继续救人! 在途经双洎河一处桥梁时,杨旭恒发现一辆汽车停在路中间,一名女子正在激流中弓着腰推车。 眼看着另一辆汽车被洪水裹挟着即将撞向停在路中的汽车,杨旭恒从警车副驾驶座上跳下,飞跑过去将女子从车旁拉开。 “车里还有孩子。”女子带着哭腔说。 杨旭恒急忙扒开车门,将小女孩从车内抱出,很快为她穿上救生衣,将母女二人转移至桥头凸出的石头上。 雨越下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又有两名男子各带一个孩子从不同方向跑过来。 四周洪水渐渐逼了上来。8个人,挤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 “咋弄嘞?”看到一辆汽车“轰隆”一声被冲到桥梁下,旁边的女子蹲下,一边打电话一边哭诉。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杨旭恒。杨旭恒成了他们的“主心骨”。稳住大家的焦虑心绪,判断清楚地理位置,杨旭恒立即通过手持电台向110求助。 新密市公安局调动铲车,分3批将被困群众救出,杨旭恒和战友是最后一批撤离。 “我没事!”在救援铲车将被困群众转移时,杨旭恒给在郑州上班的妻子张丹平打了个电话,报了一声平安。 “我们还有家人在那边树上挂着呢!”几名村民哭着向在场的警察求助。 水流太急,铲车无法前进,新密市公安局局长姬勇斌立即决定协调一辆水陆两栖车。 谁去救援?刚刚脱困的杨旭恒又站了出来:“我是共产党员,我熟悉情况,我去吧!”看着杨旭恒坚定的眼神,姬勇斌同意了。 随后,杨旭恒和63岁的老党员杨全坐上了水陆两栖救援车,向村民被困的方向驶去…… 生死时刻,激流勇进 “哎哟!灯灭了,车翻了。” 19时30分左右,在一阵惊呼声中,刚刚驶出不到150米的水陆两栖救援车被急流冲进双洎河内,快速翻滚下沉,迅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魏宏建含着泪说:“水太猛了,几乎是一瞬间,他俩就看不见了。” “赶紧救援!”姬勇斌第一时间下达命令。 城关派出所所长王晓龙带一支队伍,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带一支队伍,反恐队抽出水性好的队员组成一支队伍,三支队伍立即奔赴河流下游寻找营救。 水势仍在上涨,天渐渐暗了下来。新密市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张莉告诉记者,所有人的心都悬着,杨旭恒到底被洪水冲到哪儿了? 在见到铝厂6个大罐前,杨旭恒和杨全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 水陆两栖救援车倾斜时,司机喊出了一声“快跑”,瞬间就被激流卷走了。 闻讯,半蹲在副驾驶座后边的杨旭恒赶紧打开车上的天窗,瞬间也被激流卷走。 浮出水面后,杨旭恒大喊了一声“救命”,呛了口水,也听到了一声“救命”。 “老杨还在附近。”杨旭恒判断。在杨全再次浮出水面时,杨旭恒将救生绳一头抛给了杨全。绳子这头,绑在杨旭恒的救生圈上。 一座桥,低头;又一座桥,低头……杨全在前,杨旭恒在后。激流中,两人相互呼喊着,先后低头躲过了四座横在河上的桥梁。 激流中,杨旭恒不断向周围乱抓。突然,一根胶皮电线被杨旭恒抓住。但水流太急,杨旭恒的手瞬间被电线割破。 “抓住,一定要抓住。”忍着疼,杨旭恒再次抓住电线,稳住了身体。救生绳猛地一紧,杨全也站稳了脚跟。 “前面应该是铝厂。”新密市公安局着力推广“一村一警”,城关派出所又是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杨旭恒担任社区民警,对辖区环境非常熟悉。 稳住身体后,两人拉着电线,一前一后,拼尽全力游到了铝厂围墙的石柱旁,并相互搭手爬了上去。 家国情怀,壮志凌云 “咱俩要是能活着出去,每年过年我去找你说说话。”杨旭恒担心杨全睡着,时不时说几句话。 暴雨继续下着,四周是洪水,两人面对面,在石柱上一直坐到7月21日凌晨5时左右。 看到杨全不停哆嗦,杨旭恒不断搓杨全的手。为了不打瞌睡,杨旭恒仰着脸,任雨水冲刷。 2012年从警以来,杨旭恒如此热爱自己的职业,甚至在睡梦中还在抓贼。这一刻,强烈的求生欲告诉他,从警的路还很长。 天蒙蒙亮,砖红色的铝厂办公楼就在前面200米。活下去,就要走过去。 一米,两米,三米……一步,两步,三步……200米的路程,两人走了1个小时。 “楼上应该有人。”杨旭恒从二楼楼梯上的脚印得出判断。随后,5名被困群众出现在他面前。 “没事的,会有人救我们。”刚死里逃生的杨旭恒还给他们打气。 “我是杨旭恒,我现在的位置是……”7月21日凌晨6时14分,失联10个多小时后,杨旭恒借用群众的手机向110指挥中心报告位置。 电话那头,所有人守了一夜,接警的王晓钰喜极而泣,整个指挥中心一阵欢呼。 “我们每天通视频,这两天一直没有信儿。”心中一直犯嘀咕的张丹平,拖着发烧的女儿,辗转来到新密市中医院。 看到病床上的丈夫,张丹平哭着说:“因为工作,你经常消失,孩子生病,你也无法照顾,我都理解,但这次我要埋怨你。” “我没事。”杨旭恒压着声音抽泣,泪水从脸颊滑落。谈及吓坏了的母亲,杨旭恒的泪水再也止不住。 杨旭恒女儿害怕打针,也害怕医院。可这次,她却一次又一次缠着妈妈来医院,“我想爸爸啦”。 “后怕,不后悔!”杨旭恒含着泪说:“谁让咱是警察呢!” 短评:用信仰和勇毅创造奇迹 滔滔洪水中,他奋力救助50多人,然而风卷浪急,他在10分钟内被冲走3公里。在激流中,他凭借平时练就的本领和熟悉地形的优势自救脱险,终于在失联10个多小时后平安归队。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杨旭恒——奇迹的创造者,向全社会展示了一名党员民警坚定无畏的信念、力挽狂澜的魄力和极其过硬的素质! 英雄出自英雄的队伍。杨旭恒是防汛救灾一线众多奋勇拼搏的人民警察中的优秀代表。连日来,面对严峻的防汛救灾形势,公安队伍听党号令、为民而战,舍生忘死、奋勇向前,汇聚成势不可当的铁军洪流。风雨来得越急,民警越要冲上去;群众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警察蓝守护的身影。这一抹激励人心的亮色,见证着公安民警在危难关头的慨然担当。 奇迹绝非偶然。士因习而勇,战因练而胜。把信仰信念信心转化为担当自觉、把实战练兵的成效转化为行动自觉,我们就有底气、有能力面对艰险挑战,真正把思想的力量、磨砺的经历凝聚为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 防汛救灾工作仍在继续,人民公安必将以坚强的脊梁,顶住雨骤风狂,托举人民平安! (丁可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