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串钥匙,重1斤6两,随身带着沉不沉?
“沉!但这是责任,更是信任。”
46把钥匙,串在一起,能分得清哪把钥匙开哪家门吗?
“分得清,这把是傅大娘家的,这把是小徐家的,这把是老杜家的……”
46把钥匙,串起了马怀龙跟46个孤残家庭充满爱与温情的故事。
马怀龙是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他满腔热忱为辖区百姓服务,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困,长期照顾46个孤残家庭,帮扶困难家庭32户,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孤寡老人的好儿子”“社区居民的知心人”。
从警第一年,他手中多了一把钥匙
2008年3月,马怀龙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刚成为社区民警的马怀龙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社区情况。
第一次到老杜家的时候,他看到老杜患病在床,老杜妻子还是个残疾人,生活特别困难。
马怀龙当时就把兜里的钱都给了夫妇俩。此后,他格外关注这一家,时常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
有一次马怀龙出差回来,发现老杜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双腿溃烂,无法下床。“你怎么不去医院?”马怀龙当时就急了。老杜丧气地说:“马警官,我不想治了。”
回忆起那天的情景,马怀龙语气沉重:“我不能不管,门槛迈出去容易,但是心里的坎迈不过去。”
就这样,马怀龙连拖带拽,将老杜送到了医院。他花光身上的所有钱帮老杜交了一部分住院押金,又马不停蹄赶回所里,帮忙筹集剩余的住院费用。老杜住院期间,马怀龙经常帮忙往医院送生活用品,并尽心尽力照顾老杜上初中的孩子。
因此,老杜妻子配了一把家门的钥匙交给了马怀龙——这是他收到的第一把钥匙。马怀龙疑惑:“你们把钥匙交给我,放心吗?”老杜说:“我的命都是你救的,我怎么不放心?”
帮助申请低保,经常前去探望,送去生活必需品,筹钱帮孩子顺利入学……此后近16年间,马怀龙一直竭尽全力守护着这个困难家庭。
兴隆路社区属于老城区,常住居民7000余户、2.1万余人,孤残老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比较多。凭着真心和爱心,马怀龙愈发受到辖区群众的信任,更多群众把马怀龙当作家人,主动把钥匙交给他,方便他随时登门。
就这样,马怀龙手里如今已经有了46户人家的钥匙。
微光成炬,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老旧小区的矛盾纠纷比较多。在我看来,只要真心调解、真情融入,与百姓鱼水情深,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马怀龙介绍,他在工作中总结提炼出“老马调解法”,把“执法如山”和“执法如水”、“法外有情”和“理中有法”有机结合,将真情调解融入法理之中,用温暖去感化当事人,既解群众的“法结”,又解群众的“心结”。
近16年来,马怀龙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3700余件,成功率达100%,管辖的社区多次被评为“平安和谐社区”,他也被评为青岛市“十佳金牌调解人”。
社区工作繁杂琐碎,马怀龙又帮扶着几十个困难家庭,工作量可想而知。“我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团队,大家一起发光发热。”马怀龙介绍。
目前,“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吸引了360余名社会工作者、爱心人士以及那些曾经受到他帮扶的人,大家和他一起照顾辖区孤寡老人、帮扶困难群众。
志愿者团队中,有律师团队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有教师团队为困难家庭的孩子辅导功课,有医生团队为困难家庭提供医疗咨询、上门问诊服务,还有心理咨询师团队、理发师团队、司机团队……“大家一起互帮互助,正能量满满,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马怀龙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