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队民警毛卓云:
12年与“艾”同行的行家里手


毛卓云现为浙江省宁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队民警,2007年以来一直从事艾滋病在押人员专职管教工作,实现了连续12年安全监管无事故,先后荣获“浙江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浙江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12年来,毛卓云勇挑重担、无私无畏,累计管理教育500余名艾滋病在押人员,用法律、温情和关怀帮助他们认罪悔过、重归正途。 毛卓云和在押人员谈话。(资料图片) 零距离接触,从“心”入手 2007年,宁波全市艾滋病在押人员开始集中羁押在宁波市看守所。在那个“谈艾色变”的年代,许多人望而却步,毛卓云却主动请缨,一干就是12年。 上任前,所里给他买了防护服,从牙齿武装到脚趾,毛卓云却一次都没用过。毛卓云不仅缩短与艾滋病在押人员的心理距离,不久后,他还把专门看管的监室移到普通监室,如今更是把自己的谈话室搬进了艾滋病监区。 2013年9月,宁波市看守所收押了一名神情恍惚的年轻人阿明。接到法院的一审判决后,阿明像疯了一样,试图攻击管教民警和医生。 毛卓云准备“豁出去了”,进入监室,还没开口,后背就被重重地打了一下。毛卓云张开双臂一把抱住阿明,用手轻拍他的后背,阿明迟疑了一下便趴在他的肩头哭得像个孩子。原来,庭审时阿明的父母没有来,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过了几天,阿明意外收到毛卓云抄写下来的短信,内容是父母和亲友言辞恳切的鼓励。原来,毛卓云辗转联系上阿明的家人,说服他们写下了那些鼓励的话。 阿明流着眼泪给毛卓云深深鞠躬,如释重负的毛卓云却患上了重感冒。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他又一次悄悄去医院做了体检,结果没有大碍,这才安心养病。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宁留给社会 由于可借鉴经验不多,毛卓云于是主动钻研法律法规,自学心理、教育、医学等知识,逐渐成为全市艾滋病防控的行家里手。他对每一名艾滋病在押人员的状况全方位掌控,为确保监管安全,还积极与法院、检察院有关工作人员沟通,了解每名艾滋病在押人员的诉讼进展。 不久前,一名艾滋病在押人员因常年注射毒品,手臂上的针孔溃烂并散发出浓浓的腐臭味。毛卓云没有嫌弃,每天都与医务人员一起帮着仔细检查、认真治疗。 面对质疑,毛卓云说:“管好一名艾滋病在押人员,就等于给社会排除了一分危险;管好了一群艾滋病在押人员,就等于给社会增加了一分平安。”12年里,毛卓云为宁波的社会平安作出了特殊贡献。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毛卓云如此坚守的初心源自何处?他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翻开毛卓云12年来记下的5大本共10余万字的工作日记,是他与艾滋病在押人员的一次次交往。他把在押人员思想感情变化、行为转化成果等都记录下来,分析成功案例。据此,他归纳总结出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五心法”,为全省特殊监管对象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并在全省公安监管系统推广。 2018年年底,浙江省公安厅命名授牌“毛卓云工作室”,毛卓云却坚持挂上“红丝带工作室”的牌子。在毛卓云眼里,这些在押人员不仅是嫌疑人,也是病人,惧怕病魔,更害怕冷漠;渴求被治愈,也渴求被关爱。 |
